減災扶貧計劃



國內每當發生天災時,福幼基金會發動不同救災行動,為災民提供緊急救援物資如帳篷、棉被等,協助災區重建危房、醫院、學校、幼稚園等公共基礎設施;為災難傷員提供免費康復治療,幫助災民盡早恢復生產能力,讓他們早日重建家園、回歸社會;更通過提供攝影等藝術培訓和陪伴的形式,關注災區兒童長遠的身心健康發展。

福幼服務地區包括四川、廣西、雲南、廣東、湖南、甘肅、貴州、新疆、河北、安徽、青海等,資助總金額超過港幣5,700萬,受惠災民超過十萬人。

無論是1994年華南大水災、1998年張北地震、2008年南方冰災,還是2008年的汶川地震、2010年的玉樹地震、2014年的雲南魯甸地震,福幼都會根據災情予以響應及提供合適的支援。

在2008年5.12地震救援中,福幼以積累多年的國內救災經驗,避開多人支援的緊急救援階段,在災民安置階段才進入災區,集中資金與人力,在災區的薄弱環節與瓶頸位發揮作用。


四川大地震賑災工作


於四川大地震發生後,得到香港各界捐款港幣3,680萬,隨即展開「緊急救援」、持續三年的「社區重建」與持續八年的「地震傷患康復」專案。

「緊急救援」方面,分別透過「祝福帳篷募捐行動」及「四川送暖行動」捐贈救災帳蓬1,915頂和禦寒棉被6,900張,逾2萬人受惠。

社區重建工作方面,「大康鎮社區恢復重建專案」建設及改造了8間幼稚園、1間學校、1座衛生院、1個村民活動中心及避災廣場、一批道路、橋樑修復等,逾萬名村民受益。

復康服務方面,設立「512地震傷員康復項目」及「512地震傷員後續手術專案項目」,在重災區設置了6個康復基地,治療傷患近1,700名,開展了4次千名傷患篩查。並將傷患人數最多的綿竹人民醫院康復科打造成四川最大、能力最強的重點科室。此項目也因動員專業志願者(康復醫師)最多、停留災區時間最長、單一民間機構治療傷患最多及人均花費最少的傑出賑災方案,在2011年,福幼獲頒發中國政府慈善領域最高獎項《第七屆中華慈善獎》之「最具影響力項目獎」,以及壹基金之《2011年度民間救災獎》之「評委會特別獎」。

「四川大地震十周年」回顧短片


雲南災區地震傷員康復項目


於2014年9月在雲南魯甸地震災區啟動,複製汶川震後在災區開展康復治療專案的模式,組織專業康復人員長期進駐災區,按傷患需求與使用者能力捐助康復設備,依靠基層醫療機構,直接服務傷患。項目為魯甸縣人民醫院康復科及全院醫護人員進行康復知識、技術和管理水準得到有效提升。

2017年1月正式啟動專案二期 -- 昭通地區康復醫療人才培訓計劃。截至目前,已持續爲至少40名雲南昭通及周邊地區的康復機構從業人員提供了12期康復醫療管理和技術培訓,項目3年來共投入過百萬人民幣捐款,為過千名傷患提供了康復治療服務。更重要是改善了康復服務品質,還促進了當地康復醫學會的萌芽。


影像助力計劃


為紓緩地震災區學童心理創傷,提高抗逆力,同時通過少年兒童之眼記錄地震後災區變化,福幼以嵌入專案形式,開展藝術課程,在四川省北川縣連續五年募集數百部二手相機,並組織香港專業攝影義工團隊前往北川,為千多位災區困境兒童提供攝影培訓。孩子們透過拍攝不僅集中展示了他們眼中的家鄉災後重建畫面及景象,更助他們擁有了一雙於平凡生活中發現美、感受美的眼睛。

2016年起,影像助力計劃常態化運作,除了成長營期間的集中培訓,每月還將針對北川困境兒童開展兩次攝影培訓,持續三年。每年資助金額21萬元人民幣,約300名四川省鄉村兒童直接受益。


演藝界情繫玉樹少兒福利學校


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樹發生7.1級地震。地震前孤兒4,814人,但只有4所民辦或官民合辦孤兒院。「演藝界情繫玉樹關愛行動」捐款1,000 萬元人民幣,透過福幼基金會,在玉樹縣重建“玉樹縣孤兒院"。2014年兼收殘疾兒童及弱勢群體子女,改為「演藝界情繫玉樹市少兒福利學校」。

「高球界關愛行動」亦撥款作支援青海項目,包括:建造多功能圖書館及視聽室儀器、購置26座大鼻子校車及購置皮卡採購車,共捐款資助人民幣45.7萬。

2016年起,福幼將開始資助福利學校兒童唐卡製作及英語培訓,旨在培養一批傳承和傳播唐卡藝術的學員,助他們長大後自食其力、融入社會,這不僅因應政府經濟發展方向,也將有利於解決少兒福利學校孩子們未來的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