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灾扶贫计划



国内每当发生天灾时,福幼基金会发动不同救灾行动,为灾民提供紧急救援物资如帐篷、棉被等,协助灾区重建危房、医院、学校、幼稚园等公共基础设施;为灾难伤员提供免费康复治疗,帮助灾民尽早恢复生产能力,让他们早日重建家园、回归社会;更通过提供摄影等艺术培训和陪伴的形式,关注灾区儿童长远的身心健康发展。

福幼服务地区包括四川、广西、云南、广东、湖南、甘肃、贵州、新疆、河北、安徽、青海等,资助总金额超过港币5,700万,受惠灾民超过十万人。

无论是1994年华南大水灾、1998年张北地震、2008年南方冰灾,还是2008年的汶川地震、2010年的玉树地震、2014年的云南鲁甸地震,福幼都会根据灾情予以响应及提供合适的支援。

在2008年5.12地震救援中,福幼以积累多年的国内救灾经验,避开多人支援的紧急救援阶段,在灾民安置阶段才进入灾区,集中资金与人力,在灾区的薄弱环节与瓶颈位发挥作用。


四川大地震赈灾工作


于四川大地震发生后,得到香港各界捐款港币3,680万,随即展开「紧急救援」、持续三年的「社区重建」与持续八年的「地震伤患康复」专案。

「紧急救援」方面,分别透过「祝福帐篷募捐行动」及「四川送暖行动」捐赠救灾帐蓬1,915顶和御寒棉被6,900张,逾2万人受惠。

社区重建工作方面,「大康镇社区恢复重建专案」建设及改造了8间幼稚园、1间学校、1座卫生院、1个村民活动中心及避灾广场、一批道路、桥梁修复等,逾万名村民受益。

复康服务方面,设立「512地震伤员康复项目」及「512地震伤员后续手术专案项目」,在重灾区设置了6个康复基地,治疗伤患近1,700名,开展了4次千名伤患筛查。并将伤患人数最多的绵竹人民医院康复科打造成四川最大、能力最强的重点科室。此项目也因动员专业志愿者(康复医师)最多、停留灾区时间最长、单一民间机构治疗伤患最多及人均花费最少的杰出赈灾方案,在2011年,福幼获颁发中国政府慈善领域最高奖项《第七届中华慈善奖》之「最具影响力项目奖」,以及壹基金之《2011年度民间救灾奖》之「评委会特别奖」。

「四川大地震十周年」回顾短片


云南灾区地震伤员康复项目


于2014年9月在云南鲁甸地震灾区启动,复制汶川震后在灾区开展康复治疗专案的模式,组织专业康复人员长期进驻灾区,按伤患需求与使用者能力捐助康复设备,依靠基层医疗机构,直接服务伤患。项目为鲁甸县人民医院康复科及全院医护人员进行康复知识、技术和管理水准得到有效提升。

2017年1月正式启动专案二期 -- 昭通地区康复医疗人才培训计划。截至目前,已持续为至少40名云南昭通及周边地区的康复机构从业人员提供了12期康复医疗管理和技术培训,项目3年来共投入过百万人民币捐款,为过千名伤患提供了康复治疗服务。更重要是改善了康复服务品质,还促进了当地康复医学会的萌芽。


影像助力计划


为纾缓地震灾区学童心理创伤,提高抗逆力,同时通过少年儿童之眼记录地震后灾区变化,福幼以嵌入专案形式,开展艺术课程,在四川省北川县连续五年募集数百部二手相机,并组织香港专业摄影义工团队前往北川,为千多位灾区困境儿童提供摄影培训。孩子们透过拍摄不仅集中展示了他们眼中的家乡灾后重建画面及景象,更助他们拥有了一双于平凡生活中发现美、感受美的眼睛。

2016年起,影像助力计划常态化运作,除了成长营期间的集中培训,每月还将针对北川困境儿童开展两次摄影培训,持续三年。每年资助金额21万元人民币,约300名四川省乡村儿童直接受益。


演艺界情系玉树少儿福利学校


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发生7.1级地震。地震前孤儿4,814人,但只有4所民办或官民合办孤儿院。「演艺界情系玉树关爱行动」捐款1,000 万元人民币,透过福幼基金会,在玉树县重建“玉树县孤儿院"。2014年兼收残疾儿童及弱势群体子女,改为「演艺界情系玉树市少儿福利学校」。

「高球界关爱行动」亦拨款作支援青海项目,包括:建造多功能图书馆及视听室仪器、购置26座大鼻子校车及购置皮卡采购车,共捐款资助人民币45.7万。

2016年起,福幼将开始资助福利学校儿童唐卡制作及英语培训,旨在培养一批传承和传播唐卡艺术的学员,助他们长大后自食其力、融入社会,这不仅因应政府经济发展方向,也将有利于解决少儿福利学校孩子们未来的就业。